【讲座纪要】范恩实:《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逻辑的新探索》


128日下午,南开史学名人讲座第164期、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系列讲座在pg电子游戏官网官方网站津南校区历史学院天挺阁举行。本次讲座由历史学院、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范恩实进行报告,题目为《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逻辑的新探索》。讲座由历史学院张传勇教授主持,余新忠院长、郑玮副教授、史正玉老师以及本硕博各级同学参与了本次讲座。

张老师介绍了范老师在中国边疆史研究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对范老师做客南开表示欢迎。余院长表示,希望以后范老师经常做客南开进行学术交流。

讲座伊始,范老师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的机构设置、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回忆了本科阶段在南开历史学院的学习经历,表达了对历史学院的深厚感情。

首先,范老师回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民族和民族国家的概念是近代西方的产物。中国古籍偶见“民族”一词并具有族群的意思。1899年梁启超在《东籍月旦》中第一次使用了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一词。1902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正式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一方面,梁启超认为,民族成立的唯一要素是民族意识的发现与确立,但同时又陷入种族(文化)民族主义与国民(公民)民族主义之间的理论困境。顾颉刚与费孝通围绕民族判定的标准展开了理论争鸣,而如何定义中华民族的问题延宕至今。夏鼐和张博泉分别从文化上的紧密联系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视角,提出和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费孝通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论,多元是指中国具有众多的民族、地方文化传统,一体是指中国具有各民族共同认同的历史文化大传统。费孝通的理论从中华民族整体出发,来研究这个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提出中华民族自觉的民族实体和自在的民族实体两个阶段的论断。目前,学界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主要有民族实体论、国族论和复合论这三种理论。范老师认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是研究这一问题的新思路。历史取向是一种历史规律性,表现为一种经过实践反复验证、为历史主体所主动选择的正确方向。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正是那个“各民族共同认同的历史文化大传统”。

其次,范老师梳理了从秦汉至隋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演进过程。秦汉时期,人们逐渐形成了对疆域范围、政治体制、文化面貌、经济生活的共通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核心初步形成。位于秦汉王朝周边的次生政治力量兴起、发展过程受到华夏政治文明的强烈影响,并由此与华夏政权形成了紧密的互动共生关系。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是由族群冲突造成的激进的族群融合,所有族群均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华夏的政治文化体系,文化交融与华夏化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南方则是华夏政治体主导下的族群统合,基本延续了秦汉以来的华夏凝聚过程。唐利用秦汉以来的发展经验,在隋朝重新确立华夏核心地位的基础上,在包容性族群政策与周边向心力的共同作用下,强化政治认同、经济互动、文化交流、人群交融,推动形成了新的超越原生族群的共同体认同,形成增进共同性与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族群共生格局。盛唐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第一个高潮时期。

最后,范老师提纲挈领地总结道: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东亚海洋、山川、沙漠、极寒环境共同围构的特定空间范围内,适应次级地缘环境而生成的各原生族群间通过长期互动共生、交融发展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对互动共生关系的认同是这一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从秦汉到隋唐的历史发展过程,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形成奠定了基础、提供了记忆、塑造了形式。后起的大一统王朝(例如元朝和清朝),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方面,正是承袭了盛唐传统。

在提问与答疑互动环节,现场师生围绕着如何讨论历史上的族群认同、如何看待史料的精英化倾向、如何研究民国时期的边疆史学史等问题积极发言讨论。范老师一一进行现场解答,同学们表示受益匪浅。最后,讲座在现场师生的热烈掌声中结束。